bob百科知识详情

【内涵】准确把握禁止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

  龙卫球

  3月15日,十二届全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华人民和民法总则下称民法总则。民法总则第8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该条确立了禁止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如何解读禁止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以及其在民法总则乃至整个民法的意义呢?

  1986年颁布的华人民和民法通则下称民法通则在第7条确立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的原则,但没有规定禁止违反法律的原则要求。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利益,破坏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这一规定和现代其他家确立的尊重公序良俗条款表述也有所不同,体现了我关于公序良俗的一种特殊理解。

  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第7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利益。将禁止违反公序良俗,发展为尊重法律和禁止违反公序良俗并置的原则,且对公序良俗的表述略有变化,从提升合同自由的角度拿掉了经济计划等表述。

  民法总则通过第8条规定将民法通则合同法上述规定予以继承和提升,不仅在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全面确立了禁止违反法律和违反公序良俗,而且关于公序良俗的表述简洁了,直接使用公序良俗的弹性概念,不再像过去那样具体化表述;同时,还把合同法第7条的遵守的正面表述转换成不得的禁止性表述,实现这一原则规范在禁止性表述方式上的统一。

  我民法总则的禁止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是一项明确以禁止性表述方式表现出的民法基本原则,是我民法基本原则的限制性原则之一,构成对作为民法体制性原则的等原则和自愿原则等的一种限制。该原则对于传统民法上的公序良俗原则,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其最大发展就是把禁止违反法律的要求也加入进。

  尊重公序良俗条款,在代民法以及之后一个时期作为原则开始得到发展,一开始仅在一定范围被适用。例如,法民法典第6条规定不得以特别约定违反有关公秩序和善良风俗,以及第1135条规定如原因为法律所禁止,或原因违反善良风俗或公秩序时,此种原因为不法原因;德民法典第826条规定违反善良风俗的方法对他人故意施加损害的人,对受害人负有赔偿损害的义;日本民法典第90条规定以违反公秩序或善良风俗和事项为标的的法律行为,为无效。但是,20世纪40年代晚期之后,尊重公序良俗开始被一些家民事立法或实践提升为一般条款,以补救传统民法原则指导的民法规范的不足。例如,日本于1947年修正民法时,以一般条款的形式确立了尊重公秩序和善良风俗条款,经修正的民法第1条第1项规定私权应服从公利益。根据这一规定,在私权与公利益结合的范围,私权行使应受公利益要求约束或限制,其行使必须同时符合社会公利益。德民法典于1976年修正时以第138条第1项规定违反善良风俗的法律行为,无效。第2项规定乘人之危的法律行为亦无效。

  现代家民法上,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按理也是应有之义,但是,民法以追求确认和保护民事权益为目的,以贯彻等自由为体制追求,应当尽可能鼓励民事活动自由开展,对之进行法律限制必须慎重。总之,民法总体上多是任意法,所以不宜动辄加以原则性的法律限制,而是最好在一些具体的方面引入必要的禁止违反法律的规定进行具体干预,例如在法律行为领域关于法律行为效力规定,各民法往往规定违反强制性法律的法律行为或合同无效的具体规定。我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在相关的法律行为效力和合同效力部分也都作出了类似规定。值得注意的是,最高人民法关于适用〈华人民和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下称合同法解释第4条将合同法上的违法限于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范畴,即,合同法实施以后,人民法确认合同无效,应当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制定的行政法规为依据,不得以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为依据。学理上将这种法律和行政法规进一步区分效力性规定和管理性规定,只有违反效力性规定才使法律行为归于无效。

  此次,我民法总则将禁止违反法律直接提到民法基本原则的高度,同时大概为了避免表述上重复的缘故,四审稿将法律行为效力部分的相关具体规定删除了,受到专家学者关注。实际上,民法总则三审稿第155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效力性强制规定或者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这条规定继承了合同法解释有关规定,并纳入学理和司法见解,上升为规范法律行为效力的一条规定。但是,民法总则终审稿将这一条删除,大概是考虑到第7条在民法基本原则高度已经对禁止违反法律作了一般规定。在十二届全人大五次会议审议期间,有专家学者建议恢复,同时建议恢复的还有三审稿的第156条规定,即超越依法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有关限制经营特许经营或者禁止经营的规定外,不影响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最后,表决通过的民法总则恢复了相关条文民法总则第153条第1款。实际上,民法总则第7条和第153条第1款之间形成了一种上下关系,第153条第1款是将禁止违反法律原则在法律行为领域予以具体化以现有学理和司法经验为基础的明确化,具有可直接适用的裁判依据的效力。

  就有关民事活动的限制性立法发展趋势而论,全面确立禁止违反法律原则的合理性在于由于当今社会复杂化的加剧,导致对于有关民法体制原则的社会限制必要不断添加,其有些需要通过家介入强制性立法方式进行解决,既有在民法之内的强制性规定,例如物权法合同法某些强制性禁止性规定,也有在民法之外的强制性规定,例如一些体现在非以民法为主题的单行法的旨在限制民事活动的强制性规定。这些强制性规定,不仅仅是针对法律行为合同,也涉及权利行使以及其他许多方面。在这种情况下,将禁止违反法律上升为一项贯彻全部民事活动的原则,确实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提升的意义,需要严格把握,特别是需要注意这种提升本身。

  禁止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原则,在适用应当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这一原则是一项民事活动的原则,因此适用于全部民事活动领域,重点是法律行为特别是合同领域,但又不限于此。这一原则,到了权利行使的领域,则可体现为权利不得违法和滥用等下位原则。

  第二,这项原则作为一项限制性原则,禁止违反的范畴,包括禁止违反法律和禁止违反公序良俗两个方面。其,禁止违反法律法律一语,应该限定为强制性的法律。从目前学理观点和司法实践而言,不仅应限于法律与保护民事权益目的直接相关的强制性规定,到了决定法律行为合同无效的特殊领域,还应该限于那些有关效力性的强制性规定。至于公序良俗,则指公秩序和善良风俗,但其本身实际上是不确定的概念,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地域性,通常需要司法实践逐渐通过类型化方式确定其内涵。目前,在学理认识和司法实践,公秩序既体现为宪法和法律的公秩序,也体现为社会同体规范意义的公秩序,即人们长期生活形成的公生活秩序;善良风俗,除了一般意义的社会道德或良好俗,有时也包括较高层次的社会公德。在这方面,民法总则第1条明确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总体目的追求加以规定,即是明证。

  第三,这一原则的解释,应从客观标准出发,即不问当事人主观如何,客观上构成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便为法所不许。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长教授

上一篇:【看】恭王府旧藏文物数字展 下一篇:【假期】湖南旅游十大必去景区